我國計劃首次實施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務
我國計劃首次實施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務,以保護地球免受潛在的小行星撞擊。這項任務將由我國深空探測實驗室牽頭,并計劃在2023年左右實施。
據(jù)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深空探測實驗室主任兼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介紹,這項任務將包括對一顆數(shù)千萬公里的小行星進行動能撞擊,以改變其運行軌道。這項任務將在軌道上進行,并由我國的嫦娥六號和天都一號、二號衛(wèi)星共同完成。
吳偉仁還介紹了我國在月球探測和行星探測領域的未來計劃。我國將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并開展探月工程四期,包括嫦娥六、七、八號任務。在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期間,我國還將開展一系列新技術(shù)試驗驗證,包括利用合肥造AI大模型作為科研“小助手”等。
我國還將研制建設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具備通信、導航、定位、授時等功能,可為地月空間、火星以遠深空航天器提供服務。我國還將實施天問二號小行星采樣探測任務等。
此次中國科協(xié)年會吸引了眾多頂尖科學家與知名科技企業(yè)家齊聚,記 者從會上了解到我國諸多科技領域的最新進展和計劃。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計劃和進展令人矚目,不僅有望成為首個獲得火星樣品的國家,還計劃首次實施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務,以保護地球免受潛在的撞擊危害。
聲明:本網(wǎng)轉(zhuǎn)發(fā)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nèi)容不構(gòu)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wǎng)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