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各樣的虛擬數字人近兩年來密集出現在各大社交平臺并參與到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中
虛擬偶像,智能助理,數字員工,虛擬大學生各種各樣的虛擬數字人,近兩年來密集出現在各大社交平臺,并參與到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中《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尤其在元宇宙概念大火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向虛擬數字人領域試水和布局

AI數字人提供商追一科技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2021年元宇宙概念火熱,對虛擬數字人領域來說也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作為未來元宇宙交互生態(tài)的重要一部分,數字人的社會認知和市場需求維度都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除了傳統(tǒng)的文娛游戲消費領域,在企業(yè)級市場,數字人也開始逐步落地應用在服務,營銷,導購等一些業(yè)務場景,但整體來說,數字人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產業(yè)大爆發(fā)還需要技術與行業(yè)融合,拓展更多場景,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市場研究機構量子位《虛擬數字人深度產業(yè)報告》指出,預測到2030年,我國虛擬數字人整體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700億元該報告將虛擬數字人劃分為身份型和服務型兩類,前者的市場規(guī)模預計為1750億元,占主導地位,而服務型虛擬數字人的總規(guī)模則超過950億元
針對虛擬數字人的發(fā)展現狀及商業(yè)化前景,本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從業(yè)人士和第三方專家業(yè)界普遍認為,得益于技術進步及社會認知度提升,虛擬數字人在營銷,服務等功能場景中已顯現出一定的優(yōu)勢,各領域的頭部企業(yè)都在試水或布局,但虛擬數字人產業(yè)在實現規(guī)?;虡I(yè)化方面仍處于早期探索階段
重點滲透場景:營銷,服務
追一科技前述人士告訴記者,該公司涉足虛擬數字人服務是有一定的發(fā)展路徑的,團隊主攻的是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最初向客戶提供文本語義智能理解,之后拓展到智能語音理解,最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客戶需要一個真人的形象,因此公司形成了智能語義,語音和視覺的AI全棧服務在交互型數字人中,真人形象帶來的體驗最好,市場需求潛力也最大,目前追一科技已經在金融,電信,政務等領域落地了真人形象交互型的數字人比如在銀行,稅務等服務場景里,虛擬數字人能夠7×24小時在崗服務,解決標準化的答疑工作,對于企業(yè)客戶來說能夠減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其比較生動的真人形象能夠拉近與用戶的距離
號稱清華大學首個原創(chuàng)AI虛擬學生的華智冰,在2021年引發(fā)了業(yè)界的不少關注,其使用的是小冰框架小冰公司CEO李笛在2021年9月時公開表示,在近一年里用戶使用小冰框架創(chuàng)造出的AI人約有1700萬個記者了解到,通過小冰框架生成的各種AI數字人具備唱歌,作詩,繪畫,聊天等多種人類特征,已在金融,零售,汽車,地產,紡織等領域實現落地應用
除了to B領域的企業(yè)級應用,to C市場的虛擬數字人滲透更為明顯比如在2020年由次世文化打造的國風虛擬偶像翎_Ling,在2021年已經與十幾個品牌進行了不同形式的商業(yè)合作,還參與了央視綜藝與其合作的一家互聯(lián)網健身服務平臺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此次合作在95后年輕群體中得到較好的反響,幫助品牌拓寬了目標受眾群體
商業(yè)數據公司克勞銳在《虛擬代言人的品牌營銷價值洞察報告》中指出,與歐美市場相比,國內虛擬數字人起步稍晚,大致在2020年開始進入加速發(fā)展期,這從大部分虛擬人在主流社交媒體的注冊時間集中于2020~2021年也可見一斑虛擬代言人對真人的替代性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品牌營銷與虛擬代言人深度結合
一位從事影視娛樂行業(yè)數年的觀察人士告訴記者,很多國際或者本土品牌都開始與虛擬數字人聯(lián)合,主要的功能場景是營銷年輕人尤其是Z世代,成長于互聯(lián)網時代,對虛擬技術擁有較高的熱情,更容易接受和喜歡虛擬人物但是另一方面,許多虛擬偶像或者代言人都是一錘子買賣,缺乏持續(xù)性運營成功的案例,大多數品牌方只是嘗鮮或試水,是否加大投入仍在觀望探索中除此之外,像翎_Ling這樣的虛擬偶像也曾因為代言口紅翻車,原因是沒有真正試色,呈現產品效果完全是虛擬的,被部分用戶詬病不用心
談及部分虛擬數字人出現在電商平臺或者直播間,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相對于真人,虛擬數字人還不具備足夠的智能化與互動性,短期內恐怕較難普及,未來伴隨著技術,市場等各方面的進步與完善,能否釋放出新的商業(yè)價值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商業(yè)模式持續(xù)探索中
互聯(lián)網和游戲產業(yè)觀察者張書樂認為,元宇宙目前只能算是史前階段,目前技術所能承載的虛擬數字人整體表現能力,還無法達成真正的虛擬偶像,或者真正智能化的助手角色我們看到部分影視娛樂公司已經在生產或使用虛擬偶像,是因為在元宇宙的熱潮中,將過去已經探索中的虛擬偶像加速推進一把伴隨著AI等技術的日益成熟,虛擬數字人有望成為發(fā)展趨勢,每一個人均可以在元宇宙中重塑自己的形象與人設
小冰公司相關負責人指出,從應用方面講,數字虛擬人實際不僅僅停留在虛擬偶像,虛擬主播上,還有更多的落地場景這些場景是需要小冰聯(lián)合不同行業(yè)的合作伙伴去思考,去挖掘,把小冰的技術和客戶應用場景緊密結合到一起,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虛擬人
當前虛擬數字人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產業(yè)正在逐步形成,不斷豐富,相應的商業(yè)模式也在持續(xù)演進和多元化從產業(yè)鏈來看,基礎層包括VR/AR眼鏡,大屏等顯示終端,光學器件,傳感器,芯片,建模軟件,渲染引擎等,平臺層涵蓋建模系統(tǒng),動作捕捉系統(tǒng),渲染平臺,解決方案平臺,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等而在應用層,不同外形,不同功能的虛擬數據人賦能影視,傳媒,游戲,金融,文旅等領域,根據需求為用戶提供定制化服務下一個階段,小冰公司會針對每個行業(yè)進行不同的技術與落地布局相應的技術就需要更多的拓展,會對不同行業(yè)做針對性的開發(fā)
廣發(fā)證券在研報中對虛擬數字人的商業(yè)化前景持較樂觀態(tài)度其將虛擬數字人劃分為IP型和非IP型兩類,前者主要通過拓展粉絲經濟變現,如虛擬偶像,虛擬KOL,虛擬品牌代言人,明星原型虛擬人,后者包括三種,一是服務型虛擬數字人,單體產生經濟效益不高,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勞動力,實現降本增效,二是直播型,因無時長限制,成本可控等優(yōu)勢日趨凸顯,包括阿里,京東,抖音,B站等都在積極布局,三是身份型,即虛擬世界中每個人為自己創(chuàng)建的角色研報指出,從商業(yè)化來看,虛擬數字人有望成為元宇宙產業(yè)鏈版圖中最先快速發(fā)展并規(guī)模創(chuàng)收的產業(yè)
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維勢咨詢創(chuàng)始人顧偉認為,對于大眾消費者而言,虛擬數字人基本在游戲,娛樂,廣告,直播等消費領域已有滲透,此外取得規(guī)模化滲透的領域包括但不限于電商,銀行,醫(yī)院,企業(yè),教育,政務,黨建以及個人服務等虛擬數字人產業(yè)未來商業(yè)模式的著眼點應該是在把虛擬數字人的作用往真人的價值和功能上去靠,彌補實體機器人或者說元宇宙機器人在時間,空間和成本上的短板,這里對真人往往不只是一個替代,而是服務于真人
互聯(lián)網公司也在紛紛擠入賽道,比如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今年以來,網易公司在虛擬數字人相關賽道的投資就多達5筆,包括虛擬形象技術公司Genies,虛擬社交平臺Imvu,打造虛擬交互式演唱會的美國直播公司Maestro,“微軟小冰”母公司北京紅棉小冰科技有限公司等和近期次世文化的投資,有不少投資數額都達近千萬美元。
聲明:本網轉發(fā)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