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清運垃圾引發(fā)“搶飯碗”擔憂?我國已有70余萬家機器人相關企業(yè)
近日,泰山的一場“機器狗”清運垃圾測試,引發(fā)了不少關注。3天時間,分別在紅門、中天門、南天門區(qū)域進行,目的就是考察機器狗各方面的能力,看看未來能否用它來解決泰山上垃圾清運的難題。那么測試的結果怎樣?是否達到了預期?當機器人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我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并且逐步替代人工成為大勢所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教授李瑞峰表示,普通勞動者可能會受到人工智能帶來的一些沖擊和影響,應該順應技術發(fā)展的趨勢去做一些改變。比如工人能通過培訓,學習更多的新技能、新知識。工廠,包括一些教育培訓機構,也應該主動規(guī)劃,對一些技術人員進行新技能的培訓和培養(yǎng),使得他們更能去適應新的崗位需求。
天眼查專業(yè)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現存機器人相關企業(yè)有75.8萬余家,其中,近58%的相關企業(yè)成立于三年內,相關企業(yè)年均注冊增速保持在30%以上。今年以來,我國已新增注冊相關企業(yè)超13萬家,與去年同期持平。從區(qū)域分布來看,廣東省有超過14.4萬家機器人相關企業(yè),全國數量最多;江蘇省和山東省分別擁有9.7萬家、5.9萬家,位列第二、三名。此后是浙江省、上海市等地。
此外,通過天眼風險和深度風險可以看出,機器人相關企業(yè)司法案件數量約為2.4萬件,占企業(yè)總數的3.3%。
聲明:本網轉發(fā)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