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這樣創(chuàng)造歷史填補空白的故事每天都在冬奧賽場上演
12日晚,中國姑娘趙丹和黎禹汐在北京冬奧會女子鋼架雪車決賽中,分列第9和第14位。
賽后趙丹露出燦爛笑容,對著鏡頭比心,大喊一聲:China!這一刻,她們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歷史——這是中國女子鋼架雪車運動員的首份奧運成績單而在11日的男子鋼架雪車比賽上,中國選手閆文港更是一鳴驚人拿下銅牌,讓中國健兒第一次登上該項目的奧運領獎臺
毫無疑問,他們在雪游龍賽道上俯沖奔馳的樣子,又颯又酷這一沖,沖出了中國速度,沖出了中國青年的自信與活力,更沖出了中國冰雪運動跨越式發(fā)展的集結號
時速高達120—135公里的鋼架雪車起源于歐洲,本身就是極限冒險的代名詞2015年北京申奧成功后,中國鋼架雪車隊才正式組建沒有賽道,我們自己建造,沒有雪車,我們自己研發(fā),沒有人才,我們跨界招攬從零起步的中國鋼架雪車一路風馳電掣,僅用6年多時間就在世界最高領獎臺上留下了中國足跡,中國代表團更是在35個冬季小項上實現(xiàn)參賽零的突破
中國冰雪新勢力發(fā)展壯大的過程,見證著健兒們迎難而上的無畏決心。賽后趙丹露出燦爛笑容,對著鏡頭比心,大喊一聲:“China!”。。
剛滿19歲的趙丹,四年前還是一名跳遠運動員,當跨界選材的機會來臨時,天生熱愛冒險的她很快做出決定,毅然加入鋼架雪車這項勇敢者的游戲,同樣從田徑跨界入行的黎禹汐,也選擇這一單人項目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面對完全陌生的領域,插班生閆文港最初因為動作不熟練被撞得全身淤青,靠著日復一日地磨煉才逐漸站穩(wěn)腳跟。這一刻,她們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歷史——這是中國女子鋼架雪車運動員的首份奧運“成績單”。而在11日的男子鋼架雪車比賽上,中國選手閆文港更是一鳴驚人拿下銅牌,讓中國健兒第一次登上該項目的奧運領獎臺。
你或許想不到,此次中國代表團參賽運動員中約有1/5是通過跨界跨項選材而來,雪上項目更有近一半是跨界跨項選材運動員拋卻小有成就的舒適區(qū),跨入未知的領域挑戰(zhàn)自我,這些斜杠青年,不僅是賽場里俯沖縱躍的極限勇士,更是冰雪探索中攀爬向上的開路先鋒如今,他們的努力在新的天地開花結果,這是對跨界勇士們的最好回饋
伴隨著中國冰雪新勢力在冬奧賽場上紛紛亮相,很多過去望塵莫及的項目,如今都有了中國選手拼搏的身影黃葉波/彭俊越作為首對在冬奧會賽場出戰(zhàn)的中國雙人雪橇組合,排名第17位,畢野成為冬奧會歷史上首位參加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項目的中國男子選手,排名第22位,李馨,劉榮勝分別在越野滑雪女子,男子雙追逐賽場獲得第33名,第38名,創(chuàng)造了中國選手在各自項目的冬奧會歷史最好成績
類似這樣創(chuàng)造歷史,填補空白的故事每天都在冬奧賽場上演3,9,14,17,22,33,38這一個個數(shù)字書寫的不僅僅是成績,更定格了中國冰雪人頑強拼搏,奮勇爭先的永恒瞬間他們邁出的每一小步,終將匯聚成中國冰雪運動發(fā)展的一大步
。聲明:本網(wǎng)轉發(fā)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wǎng)觀點,僅供讀者參考。